21世紀初,高溫上降爐機械制造業發展的特點是現代化高新技術的綜合利用,其趨勢是四化:即柔性化、敏捷化、智能化和信息化。再也不是以20世紀20~40年代發展起來的高溫升降爐機械學科自身的成就——凸輪及其它機械為基礎,采用專用機床、夾具、刀具、量具組成的流水式生產線——剛性自動化。剛性自動化的缺點是嚴重影響產品的更新換代,妨礙采用高新技術,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。
21世紀初高溫升降爐機械制造業發展的總趨勢
21世紀初,高溫升降爐機械制造業總的發展趨勢為“四化”:
(1)柔性化:使工藝裝備與工藝路線能適用于生產各種產品的需要,能適用于迅速更換工藝、更換產品的需要;
(2)敏捷化:使產品推向市場準備時間縮為最短,使機械制造廠機制能靈活轉向;
(3)智能化:柔性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是柔性自動化的新發展和延伸。人類不僅要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,而且還要從繁瑣的計算、分析等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,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從事高層次的創造性勞動。智能化促進柔性化,它使生產系統具有更完善的判斷與適應能力。
21世紀初,產品的更新換代將不斷加快,各種各樣的需要不斷增加。據美國、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統計,1975~1995年機械零件的種類增加了40%~50%,而75%~85%的工作人員不直接與材料打交道,轉與信息打交道。80%~88%的活動不直接增加產品附加值,產品工藝過程、組織管理日益復雜化。設計、工藝準備等項工作約占為完成用戶訂貨總時間的60%以上。另一方面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供貨期與產品質量往往起著比價格更為重要的作用。敏捷化已是在機械制造業面前的重大課題。在技術上要實現柔性化,在生產組織上要實現變革,這些都是機械制造企業刻不容緩的大事;
(4)信息化:機械制造業將不再是由物質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產出價值,而是由借助于物質和能量的力量生產出價值。因此,信息產業和智力產業將成為社會的主導產業。機械制造也將是由信息主導的,并采用先進生產模式、先進制造系統、先進制造技術和先進組織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機械制造業。21世紀初,機械制造業的重要特征表現在它的全球化、網絡化、虛擬化、智能化以及環保協調的綠色制造等。
進入20世紀90年代,在國際生產工程學會年會上,每屆都有大量關于并行工程(Concurrent Engineering)、精益生產(Lean Production)、及時生產(Aqiling Production)等方面的論文。這些都將是21世紀機械制造業十分熱門的研究課題,所以,柔性化、敏捷化、智能化和信息化便成為21世紀初機械制造業總的發展趨勢。
